金人联合首席经济学家王赤坤
近一个月,国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在受节后一周的走势,期货市场再次迎来一个波动较大的反弹行情。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迎来一波下跌,究其原因,这背后既有全球通胀预期,也有部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尽管近期多个央行接连降息降准,但商品市场还是没有给予太多提振,从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看,并没有出现明显反弹。反而,文华商品指数跌幅近6%。
从当前形势来看,A股的反弹还有一些信号。一是央行持续降准,释放更多流动性,保持市场稳定。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幅抬升,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均是A股反弹的“冲锋号”。三是在外热钱涌入,股市资产、债市等资产定价等大幅抬升。四是近期,机构投资者买入更多的大宗商品,而不是以铁矿石、煤炭、铜、镍为首的避险资产,这是由于国际经济增速下行,地缘政治风险增加。
目前,宏观面和基本面的环境对商品价格而言都是利好。以农产品为例,农产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需求疲弱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价格下跌。而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反弹。
二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以弱反弹为主,铁矿石、煤炭、原油价格反弹带动PTA、甲醇等商品价格反弹。二季度,油价开始反弹,以石油为代表的化工品价格也有反弹,但由于前期美联储降息和中东局势等因素,油价仍在振荡。不过,自二季度起,油价大幅反弹,加之美国对伊朗制裁力度不断加大,叠加利比亚等国家的产量增加,原油供需矛盾有所缓解,油价开始反弹。
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商品价格将进入弱势反弹通道,但供需缺口仍然较大,总体上仍需警惕油价反弹的风险。
商品整体的属性一直是跷跷板效应,它受原油影响,而供给和需求又受商品整体属性影响,因此油价上涨又受商品整体属性影响。油价上涨,更多的体现为各国的需求提升,而供给相对减少,则可能对原油价格形成支撑,原油和其他商品的跷跷板效应在下半年将有所体现。
在高波动性、高波动性和强监管预期的背景下,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仍有望继续向上。
全球央行进入宽松周期,能源资产上涨,作为原油的“硬通货”,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向所有欧洲盟国的大使,商定新的北美自贸协定(NAFTA),以此来减少美国对欧盟等贸易伙伴的进口。
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提及通胀预期,且以人民币计价,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依据,表明汇率变动压力较大,央行需改变货币政策操作。
上周五,国内商品期市多数飘红,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持续强势上涨,强势表现,周二夜盘农产品也有所上涨,铁矿石和豆粕主力合约收盘均涨超3%。
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原油价格进入下跌通道,2017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铁矿石和棕榈油期货价格均创出历史新高。目前,铁矿石价格水平正处于2%的高位,从统计数据来看,同期铁矿石期货价格大涨达3%。
据ICI了解,10月以来,铁矿石价格也在持续上涨,涨幅高达66%,接近201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
兴证期货老兵喊单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