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有关期货投资机构创新发展、市场结构调整和持续优化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创新业务、内部研发管控、期货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在内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这些措施都值得市场的发展。
作为全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单位,李强在理事会成立仪式上表示,今年全国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步伐,再一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他强调,今年期货行业要创新的新思路,就是加快创新业务的创新,提高业务的盈利能力,并加强对内部创新的管理,加快科技创新业务的布局,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
中国证监会[微博]表示,希望在未来的几年,期货市场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加入进来,就必须要加强在研究和研发中的投资者教育,并做好相应的培养工作。李强称,未来期货市场要实现市场化,提升创新的服务能力,并将期货行业“规模”和“质量”从实操做出,更要创新,要深入推进期货行业的创新发展。
目前,中国证监会在做到今年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指导和使命的同时,也希望监管层能加大对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对于创新业务的发展及创新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促进全市场不断推进。
在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推动下,今年国内期货市场总体发展,较快增长。一季度,在新的一年,中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09.80亿手,同比增长27.20%;累计成交额为6.97万亿元,同比增长56.40%;成交量为54.19万亿元,同比增长308.60%。
期货业总体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市场运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对于期货业风险管理的需求,李强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可以增加与风险管理相关的交易品种,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在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功能;第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要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第三,期货市场的创新需要解决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交易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难点,必须不断提高;第四,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独特性和针对性能够对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等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工具。
目前,面对今年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内期货业同样面临着严峻考验。郑商所总经理鲁东升介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郑商所着眼于扎实做好迎难而上的工作,加大了自身的投入力度,针对性地服务实体企业。一是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期货行业企业的套保需求,今年以来通过购买套保操作,累计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针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郑商所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通过提供套保交易服务,帮助企业管理风险敞口,满足企业的合理生产需求。三是针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多变,郑商所把自身的交易制度、风控管理、套期保值技术和交易习惯运用到期货市场中,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的交易工具,满足了实体企业套保交易的个性化需求,推动期货市场的定价能力提升。
中衍期货总经理助理、国贸期货总裁孙永旭表示,今年郑商所在场外业务上,投入了50亿元,在黑色系、农产品板块以及航运指数期货等衍生品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上线标准仓单交易业务以后,双方首先通过大宗商品的价格进行匹配,并推出期转现交易,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易平台,同时也为整个现货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上线标准仓单交易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期货市场的龙头企业进行沟通,锁定采购成本,同时为产业链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的手段,满足相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